学校创建工作

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泉州二实小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12-08-26 作者:德育室 发布者:德育室 阅读 : 12715

几年来,学校能正确把握办学方向,能正确地认识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依据,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秉承“人格为根、师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方向明、校风正、管理严、基础实、科研活、质量高”的办学目标,始终坚持创办之始就提出的校训“学做人、会求知、健身心、育特长”,在优良校风引领下,努力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格局。学校提出“培育健全人格,发展多元智能”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总课题,致力于培养现代社会的小公民,着重从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科学文化、基础学力、体魄心理、现代意识、实践能力、个性特长、生活情趣等方面的教育入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创新实践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全国先进教工之家”、连续五届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获得福建省示范小学、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福建省课改先进学校、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福建省绿色学校、福建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及福建省少先队工作红旗大队、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一、健全组织管理,夯实发展基础

  1、发挥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

  学校成立了以林心明书记、何君虹校长、李惠珍、李百灵副校长等校级领导组成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管理机制,由校长负总责,德育室指导,少先队具体落实,实行校长室—德育室—少先队—班主任(辅导员)四级常规管理的制度,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工作体系。领导小组成员增强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并能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带领全员积极探索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

  2、不断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主渠道,为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更好地贯彻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开展,学校注意统筹兼顾,把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和师德教育紧密结合,在校园内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以及互帮互学的人际关系,从环境建设上保证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业务学习活动,有“名师研读”“教育视点” “研习名师”,目的在于拓展老师的视野,不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业务学习真正成为教育教学实践的动力。另一方面,不定期组织教师总结、交流,从师德的角度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审视个人师德实践的成败得失,使教师师德素质的提升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2010年,学校举行以“生命与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演讲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用自己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的生动事例,阐释对教育对象的关爱之情,对全校老师也是一次生动的教育,庄凤珠老师参加由泉州市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教师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2011年,张旭莹老师代表学校参加市“建党九十周年经典诵读比赛”,同样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代表泉州参加全国“中华诵•2011年教师组经典诵读大赛(决赛)”获得二等奖。

  3、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

  积极发挥班主任教师独特的教育作用,为加强与改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①继续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工作量、待遇以及教育学生等方面强化了班主任的权利。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规定》的精神,提高对班主任(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认识,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要求,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经常自我反思、自我督查、自我整改,不断提高育人水平。多位老师被评为省市级优秀班主任、优秀中队辅导员;②继续坚持双班主任(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全体班主任(辅导员)进行培训,深化班主任(辅导员)课题研究。继续把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培养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岗位培训工作。2011年10月下旬接受团市委检查,并被授予市优秀少先队集体的荣誉称号;11月上旬,省少先队莅临我校进行工作调研,对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和评价。2011年以来,学校组织老师参加了省市级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培训达60多名。

  二、注重过程管理 提高德育实效

  学校能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强化养成教育,形成良好品质。

  (1)各班以学习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大力宣讲,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并长期坚持,内化为人人遵守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自觉遵章守纪,处处自律自警。关注学生生活细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让每位学生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加强常规管理:一是坚持做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有教育性、针对性,规定每日一分钟演讲主题;二是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督导员认真负责,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强化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进行星级班队评比;

  (2)全体教师根据所教学科特点,结合不同班级和学生个体差异,找准学生行为习惯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有的放矢地给予解决。班主任耐心细致地做好“需要更多关爱的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问题学生转化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在落实,填写好问题学生档案。

  2、策划主题活动,增强德育实效。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双重作用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就尤为显得重要。学校充分发挥少先队的教育基地作用,不断丰富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根本任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为队员们搭建展示个人才艺与能力的平台,让队员们在活动中去体验、总结,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1)开展爱国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学校德育牢牢把培养未成年人的爱国主义情操做为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结合爱国主义读书教育、走近“双百人物”、“先锋人物”小主持人比赛、主题演讲竞赛等活动,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作为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我们以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纪念日文化为重要载体,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少先队组织为载体,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如向老干部拜年;义务写春联;自制花灯庆元宵;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等等。在各项活动中,我们致力于建设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公益的优良校风,促进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学校文化形成。

  (2)开展感恩教育,崇尚良好风尚。“感恩”是做人的基本素养,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就是在学生中形成认同、崇尚“感恩”的良好风尚,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全体教师将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口,充分利用早会、班队活动等,注重道德渗透。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学科课程中的德育因素,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进一步优化德育内容和方法,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3)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优秀文化。我校将经典诵读活动融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中,做为该项主题实践活动的系列之一,我们不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还鼓励老师成立课题,进行研究,我校研究的“诵读经典名篇,培育健全人格”课题被列为国家级课题。队员们从入学开始,就背诵《三字经》《论语》《弟子规》以及唐诗宋词,积累了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了各级各界领导的好评。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四年级的队员们在文庙诵读经典名篇,现场挥毫泼墨,深深地吸引了前来参观的游客,队员们还多次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均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诵经典传孝道》节目参加泉州市经典诵读活动一等奖第一名;《忆江南》参加泉州市读书朗诵比赛获得一等奖第二名;校园里的各项活动队员们也经常以诵读经典的形式来演出,泉州市电视台《刺桐花》栏目组也慕名前来录制了一场节目;老师们执教的古诗文课也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二三等奖;每年元宵节,我们组织的“动手动脑迎元宵,传统节日来体验”活动,队员们用自己动手“滚上元丸”、诵读元宵佳句、背诵童谣等方式来庆祝我国这个传统的元宵佳节,《东南早报》《海峡都市报》以及泉州电视台《泉州新闻》等都对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可以说经典传诵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一大亮点。

  (4)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强化自律意识。网络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引发了道德失范、信仰危机、价值观念错位、情感冷漠等一系列道德问题。我校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深受学生欢迎的阵地,建立泉州二实小微博、校园德育网页、心理健康教育专栏,鼓励各班创建班级博客、QQ群,拓宽和学生、家长、社会的沟通联系渠道。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构建网上德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利用信息技术课堂,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正确地认识网络、运用网络,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学校信息技术组逐步建立健全网络监管制度,制定《学生上网行为规范》,让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同时,学校将电脑室设为“绿色网吧”,放学后和节假日向全体同学开放,每周四下午第三节放学后,等待家长来接的学生都可以在“绿色网吧”里遨游网海,电脑组的老师们也义务留下来陪同指导;寒暑假期间,我们还组织“小手拉大手”活动,组织小区内的学生带着爷爷奶奶来“绿色网吧”学习上网,学习微博,受到了小区居民的热烈欢迎,让家长不再谈网色变。

  (5)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师生的文明习惯。学校重视文明礼仪教育,始终把文明礼仪教育做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重点,德育室、少先队联合图书馆、语文组、艺术组、思品组、信息技术组等部门,扎实开展“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普及性参与活动体验,在活动中受教育,规范文明行为,使条教的礼仪教育生动化、形象化,学生易接受,教育效果更持久:“文明礼仪”专题黑板报展评活动、“学习文明礼仪 争做文明使者”主题队会、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红领巾走进社区保洁护绿”活动、"争做环保志愿者"实践活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美文朗诵比赛、全校性的“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征文比赛、全校性的“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书画、动漫、集邮、摄影作品等比赛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规范学生的礼仪,努力提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对全体学生行为规范的考核及“文明礼仪之星”的评选,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参加泉州市教育局举办的“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情景剧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深刻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现今社会的重要价值。我们还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社会,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少先队在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基础上,发动家长和学生开展系列活动。如“我和爸妈比一比”“今天我当家”文明礼仪活动。此次活动打破了以往只能由家长监督孩子这一单一的形式,变成学生和父母共同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共同监督家中的不文明行为。同时充分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礼仪教育普及到每个家庭中去。

  (6)树立先进典型,促进共同发展。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美德少年”的评选活动,2010年推荐自强自立的学生洪伊雯参评福建省首届“美德少年”的评选;每学年我们还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小能手、文明诚信之星、雷锋式好少年、先锋队员”的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敦促后进。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健康成长。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积极向上的风貌迎接生活,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

  (1)生命与责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就是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自我。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网络、黑板报、图片展览、班队活动等广泛开展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命的起源和意义,理解生命的珍贵与责任,引导学生善待生命,热爱生命,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存在价值,积极参与到各项生命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中。

  (2)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存在着心理困惑,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建立了专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由国家级心理咨询师陈晓玲老师专门管理,定期开放;除了专职心理健康老师之外,学校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班主任老师充分明确自己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职责,经常围绕某个主题学习心理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法。老师们掌握了必备的技巧,能根据学生的心里困惑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及时疏导、矫正某些学生的不健康心理。老师们还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增强学生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压力,确保每位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老师做好《需要更多关爱的学生档案》,心理咨询室做好《心理咨询个案记录》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还和社区居委会联合开展公益心理咨询、家教咨询活动,在社区小公园内义务为家长们解决困惑,提供帮助,出谋献策,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4、加强法制教育,创建平安校园。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师生演讲、参观展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完善安全预案,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学校保卫组认真落实学校的内部安全保卫制度,使学校治安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不断完善安全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防范设施,加快建设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

  (1)宣传到位。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今日说法》中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和收看央视《大家看法》栏目,讨论教师是否拥有惩戒权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体罚学生是违法的,并懂得在学生违反纪律时应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教育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全国消防教育日和普法宣传日期间能够开展相关的活动。通过学校大屏幕播放新修订的消防法,对学生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和其它法律知识教育,举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开展防震减灾活动,举办防震减灾知识图片展,播放防震减灾的有关宣传标语、知识,展出防震减灾知识手抄报,班级出版有关的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专刊,对师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教育,举行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提高他们防震减灾的意识。

  (2)制度健全。为了真正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学校安全工作领导组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的安全会议精神,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制定了学校安全工作制度和事故追究制度、各科室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学校安全隐患报告和奖励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等。在这些制度的指导下,各科室、各部门都能够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确保学生在校的安全。

  (3)措施落实。安全工作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学校为了确保安全工作能落实到位,采用了多项措施来保证:校领导不仅时时关注学校的安全工作,还经常和保卫科、总务处排查学校现存的隐患,及时想办法解决;聘请尽职尽责、具有资质的专业保安人员把好校门口的安全关;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如各种紧急疏散演练,现身说法的各种专题安全教育讲座,文明小交警体验活动等都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5、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

  (1)挖掘渗透内容。学校始终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内容蕴含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单语文、思品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其余各学科同样也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2)优化学科教学。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开展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研究活动。认真上好晨会、班队活动课,做好晨会记录。

  (3)加强德育科研。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主体性道德人格与生命化教育”课题实验校,我校正深入进行《小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理论于实践研究》。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特点,结合学校的装备设置,省级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人格教育环境”的课题研究,已经结题。此课题在于发挥学校现有信息技术优势,根据学生人格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构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模式。省级课题《小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市级课题《小学生命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之研究》等课题也顺利结题。

  三、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学校占地只有8亩。虽说我校正面临着一个最宝贵也是最具挑战的发展契机——在泉州市政府的部署下,学校将在城东建设新校区。但新校区未建成之前,学校只能精心打造现有的土地资源。总体上讲,校园虽小,但布局较为合理,适当地把教学区和活动区、办公区分隔,功能室相对齐全。市教育局有关培训经常安排在本校举行,本校亦曾承办过约800位教师参加的公开研讨会,在不影响学生上课的前提下,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

  1、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校园环境。我校校园面积较小,但校园规划较为合理,可校园活动场地受到一定限制。三年来,我们继续筹措经费,添置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学校每一块空白之处,让校园的每个角落活起来,使校园每个角落美起来,力求让学校所有的墙壁都会说话。美丽的校园,需要良好的校风和民主、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我们重视和谐校风建设,营造民主、和谐、温馨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我们还设立全开放的“自理书廊”。自理书廊的设立,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提供阅读的方便,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其自立自律的品格,让他们通过体会被人信任而倍加珍惜诚信的可贵。实践证明,自理书廊书籍丢失率很小,通过信任培养诚信取得一定的效果,这也是学校将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融入校园建设的一种尝试。

  2、开展读书活动,提升学生素养。学校重视书香校园的建设,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每年都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读书节活动,“好书推荐”、“经典共读”、“最美的读书照片”、“好书点评”等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2010年王键澜、郑婧两位同学在 “辉煌六十年”读书教育活动讲故事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还赴京领奖。2012年的“我爱刺桐城,我爱泉州湾”演讲比赛,郑婧同学获得第一名,同年的“建设幸福中国”读书演讲比赛中,我校朱霖霖同学荣获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在泉州市首届闽南童谣大奖赛中,共有28支代表队参加比赛,学校荣获了第一名;近几届的泉州市校园艺术节活动中,我们的课本剧《狐狸和乌鸦》《智斗大灰狼》都获得市级一等奖……

  3、“一个都不能少”,增强学生自信心。学校以四大“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为载体,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这些活动要求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舞台,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风采。除了四大节要求人人参与之外,我们依托校本演讲课程举办的“每日一分钟”演讲活动,每周二至周五上午一名学生到国旗下进行一分钟主题演讲,以及每年六一的“童年心曲”朗诵演唱会都让更多孩子走上了高高在上的舞台,得到了自信心的锻炼。

  四、挖掘社区资源,构建德育网络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更多人的支持与配合,我校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更有利条件。

  1、密切家校联系,促进家校沟通。家长学校紧紧围绕“家庭育人”工程,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充分发挥各方作用和地方特色,拓展育人渠道,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家教主题实践活动。如:六一节举行家庭游园活动;校运动会上设立家庭竞赛项目;每学年举行家长会;教学开放日等活动,加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亲子沟通,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普及家教知识,提高家长素质,搭建平台,让家长交流家教经验。积极鼓励家长撰写育儿体会,参加学校家教征文活动,邀请优秀家长在家长学校、家长会上做经验交流等等。班主任以诚相待架起沟通的桥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做好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沟通,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行为习惯常规要求,使孩子在家长指导下,加快常规养成。最近我校少先队和文学社联合成立的《亲子阅读》课题在为本校以及幼儿园家长们进行主题讲座之后,受到了欢迎和关注,市教育局德育科及市教科所对该课题的开展提出了表扬。

  2、完善组织建设,发挥关工委作用。认真做好关工委工作, 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优势。春节期间,组织少先队大队干部进行拜年活动,向他们通报学校工作,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关工委也充分发挥老同志具有较高的领导才能和较强的工作魄力的优势,把创建“五好关工委”和建设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性的关工委目标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动老同志参加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不断壮大关工委力量,拓展教育领域和教育内容,提高关工委的工作活动和工作实效。学校经常邀请关工委的老师莅临学校举行富有教育意义的讲座。我校关工委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开展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赢得广大师生的广泛赞誉。

  3、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学校共建单位、校外辅导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作用,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一是重点研究德育工作走入社会、融入的社会问题,通过聘任校外辅导员,完善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发挥各级关工委的作用,建立起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协调配合机制,共同推动德育工作。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主动争取司法、文化、宣传、共青团、妇联、新闻出版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净化学校德育工作环境,促使全社会协调一致,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如联合丰泽区国税局开展了“诚信与税收”宣传活动,与丰泽区法院举行法制知识竞赛活动等。三是利用社区教育基地及其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区服务,使学校德育“小课堂”与社会生活“大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 “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进社区”志愿者活动,依托社区及各方资源,建立多支“假日小能人”小队,聘请社区、老年大学、晋江木偶剧团等单位中有专长的人员担任南音、木偶剧等泉州特色的兴趣小组与专项活动的教练和辅导员,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举国关注的民心工程,着眼未来的希望工程,精神文明的基础工程,齐抓共管的社会工程,协调推进的系统工程,振兴中华的世纪工程。我们将以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真正把这项着眼未来、赢得未来的伟大事业做实做好,努力开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