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泉州二实小2011年秋教育教学信息
发布时间:2012-01-25
作者:校图书馆
发布者:校图书馆
文章来源:[db:出处]
阅读 : 6555
科目 | 期刊名 | 年份、期号 | 篇名 | 作者 | 页码 | 摘要 |
语文 | 《小学教学设计 语文》 | 2011.8 | 语文教学的三个不等式 | 刘国军 | P4 |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语文 | 《小学教学设计 语文》 | 2011.8 | 叙事类文本“教学陌生化”策略例谈 | 陈传敏 | P6 |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了解并非是”零起点“。学生前认知、前理解、前体验无疑成了教学可利用、再生的重要教学资源。 |
语文 | 《小学教学设计 语文》 | 2011.8 | 让拼音在手指间快乐舞蹈 | 彭琴 | P26 | 要想让学生学好拼音,首要任务是正确拼读其音,准确识记其形。 |
语文 | 《小学教学设计 语文》 | 2011.8 | 造境:为课堂加分 | 林志明 | P37 |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体验,教师需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一些具体的场景和氛围,这就是造境。 |
语文 | 《小学教学设计 语文》 | 2011.9 | 关于“体会表达效果”的教学思考 | 刘仁增 | P4 |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显然意味着阅读教学在语言学习的深度、广度和精细度上必须来个教学理念和课堂行为的转变,课现状却不容乐观,需要我们作深入的思考、探究和探索。 |
语文 | 《小学教学设计 语文》 | 2011.9 | 瞬间一个点 联想一大片——“粘连”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 黄瑞夷 | P24 | 作文同阅读一样有着“可教”与“可不教”的内容,而且可教和可不教的内容又是相对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可教的,而能力、智慧、情感、意志却是不可教的。 |
语文 | 《小学教学设计 语文》 | 2011.9 | 避免词义教学内容趋同化——名师教学的启示 | 谈永康 | P30 | 词语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表达效果是语文基本技能之一。 |
语文 | 《小学教学设计 语文》 | 2011.9 | 谈神话类文本的价值取向 | 卢谦 | P35 | 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其幻想的语言为学生的文化建构创造了自由的天地,另一方面它能对学生的精神审美产生强大的感召力。 |
语文 | 《小学教学设计 语文》 | 2011.9 |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神话教学 | 邱翠丽 | P37 | 在感受神奇中激发想象,在感受神奇中习得语言,在拓展阅读中厚实神话教学。 |
语文 | 《小学语文教师》2011 | 2011.10 | 语言细节处的精彩 | 俞国平 | P9 | 公开课上关注教学中的语言细节,会使课堂更加“出彩”。让评价精要一些;让课堂好玩一些;让朗读动人心魄。 |
语文 | 《小学语文教师》2011 | 2011.10 | 三分钟抓住学生的心 | 戴建荣 | P17 | 公开课,尤其是借班上公开课,必须在三五分钟时间内,缓解学生情绪,拉近学生距离,这样接下来的教学中才能顺畅。 |
语文 | 《小学语文教师》2011 | 2011.10 | 探寻语言的奥秘 | 郑宇 | P20 | 阅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不寻常的语言现象。这些语言想象,有的超越常规用法,以别样的形态传递着文本信息;有的违反常规逻辑规则或生活常态,以变异的形式来表达思想情感;有的属于作者独有的心灵体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语言表达。 |
语文 | 《小学语文教师》 | 2011.10 | 文本解读要有高度,更要适度 | 朱瑛 | P49 | 我们说,文本解读,是要有高度,但更要适度。因为语文教学不是说教师指导多少就要教给学生多少,教师能走多远就领着学生走多远。 |
语文 | 《小学语文教师》 | 2011.10 | 行进在主题阅读的路上 | 于小妮 | P61 |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探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促进了学生识字、阅读、写作的能力。行走在主题阅读的路上,我将不断探索,用阅读点亮学生的人生。 |
语文 | 《小学语文教师》 | 2011.10 | 激发学生写字兴趣“五招” | 郑益民 | P64 | 写字能端正学习态度,能使人心静下来,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逐步去除心浮气躁的习惯,达到心、眼、手、全身之力的高度“统一”,也就是“精气神”合一的境界,从而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提高学习效果。 |
英语 | 《小学教学设计 英语》 | 2011.9 | 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心理障分析及对策研究 | 朱萍平 | P4 | 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主要心理障碍分析;疏导心理障碍,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对策。 |
英语 | 《小学教学设计 英语》 | 2011.9 | 英语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许瑾 | P23 | 通过英语绘本展开教学时常见的误区;我的探索与实践。 |
英语 | 《小学教学设计 英语》 | 2011.9 | 小学英语开放、体验式课外作业设计思路 | 刘海燕 | P40 | 搜集型课外作业;练习型课外作业;实践型课外作业;创造型课外作业。 |
艺术 | 《少儿美术》2011 | 2011.10 | 美术教学感悟——大学生、小孩子想象力的面对面 | 张怡 | P6 | 现在的美术大学生普遍缺乏想象力,他们从踏入美术这个“行当”开始,就走进了应试的圈圈中,“别管为什么,你就这样画,我保你专业过线”,考生们听到最多的就是高考冲刺班的老师这样的话。 |
艺术 | 《少儿美术》2011 | 2011.10 | 浅谈如何允分开发美术教科书的作用 | 姚美飞 | P34 |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
艺术 | 《少儿美术》2011 | 2011.10 |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 | 李凌 | P33 | 有主见,有个性的儿童并不希望教师在画前给予“构思”的指导,教师的“说教”和“指手画脚”会影响、干扰儿童思路的。 |
心理健康 | 《中小学心理健康》 | 2011.10 | 小学朗读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 | 蓝海味 | P17 |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朗读也是一条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朗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指在朗读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朗读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 |
心理健康 | 《中小学心理健康》 | 2011.10 | 让阅读驱走儿童的嫉妒心 | 郭静 | P25 | 本文论述了儿童嫉妒心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提出了阅读疗法能舒缓儿童情绪的观点,并进一步列举出如何通过故事帮助儿童驱除嫉妒心理的具体做法。 |
心理健康 | 《中小学心理健康》 | 2011.10 | 在反思中进行,在整合中提升——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几点思考 | 黄海亚 | P34 | 心理健康课虽然在各地各校展开,但发展水平不平衡,整体质量部高。我们应该如何提升其实效性?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课堂的主要构成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作了反思很整合,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 |
心理健康 | 《中小学心理健康》 | 2011.10 |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 陈宝定 | P39 |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是学校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7 | 《有余数除法》课改前后的教学感情 | 葛颖华 | P4 | 有余数除法是一节经典的老课,使用老教材时笔者也执教过多次,都是先教无余数除法竖式,下一节课教有余数除法竖式。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7 | 在情境中探究 在操作中体验——《认识图形》教学 | 张丽 | P18 | 巧设情境,激趣导入;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动手操作;拓展练习。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7 | 课堂交流:贯穿课堂的教学主线 | 顾尧根 | P23 |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要给学生一个空间,他们就会自己往前走。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7 |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圆的认识》教学 | 李志军 | P28 |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又需要数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生活现象,生活更加五彩缤纷。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7 | 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渗透 | 张永昌 | P45 | 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领悟到这类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的数学模型得以丰富和拓展,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8 | 跳出学科“围墙”学数学 | 勒颖 | P4 | 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写6~9,掌握6~9的顺序。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8 | 从生活的跳板跃起——《比的认识》教学 | 刘海玲 | P6 | 创设情境,引出“比”。说理解释,认识“比”。联系生活,拓展“比”。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8 | 《认识小数》教学 | 王桂英 | P13 | 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数学应充分展示其与人类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应更贴近儿童的生活。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8 | 《循环小数》教学 | 杜友菊 | P18 | 循环小数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有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8 | 等待,让课堂出彩——《认识循环小数》教学 | 张瑞玲 | P29 |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8 | 在反思中成长——《进位乘法》的那些事 | 张兴磊 | P38 | 在遗憾中反思,在遗憾中完善,在遗憾中成长。遗憾,带给我们思考;遗憾,也让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步步走向成熟。 |
数学 | 《小学数学教师》 | 2011.9 | 预习环境下“认识分数”教学实录及解读 | 钱蔚 | P11 | 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同样是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接触到的新概念。对于学生而言,预习中能通过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尝试着去理解、去应用。 |
数学 | 《小学数学教师》 | 2011.9 | 质量观念式掂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克与千克”听课思考 | 陆友娉 | P32 | 质量观念是掂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操作,经历眼到、手到、口到、心到的过程,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 |
数学 | 《小学数学教师》 | 2011.9 | 对小学数学探究教学的一些感悟 | 顾美兰 | P37 | 什么知识可以让学生探究,怎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给学生多大的探究空间。 |
数学 | 《小学数学教师》 | 2011.9 | “建模”思想在“正方体涂色问题”教学中的渗透 | 朱颖 | P51 | 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数学化,也是人们以数学为工具认识具体事物、描述客观现象的最基本形式。 |
数学 | 《小学数学教师》 | 2011.10 | 让简便运算成为孩子的自我需求 | 徐建文 | P28 | 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学生能根据相关算式的特点,依据四则运算律或运算性质,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灵活处理运算顺序,使算式简便易算。 |
数学 | 《小学数学教师》 | 2011.10 | 基于简便运算错误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 林海涨 | P35 | 学生在进行简便运算时,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及对学生的探究,发现这些错误不仅仅是由粗心造成的,其背后有深层次的心理因素。 |
数学 | 《小学数学教师》 | 2011.10 | 小学数学课堂中“预习”之我 | 王慧先 | P70 | 对于语文学科,预习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在教语文时,我经常布置预习的家庭作业,主要包括认识生字、熟读课文、初步理解文义、查找与整理相关知识。 |
数学 | 《小学数学教师》 | 2011.10 | 在比例中重新认识“统一” | 吴振亚 | P83 | 六年级的学生都知道:如果题目中的单位不统一,需要先统一单位,然后才能计算,否则算出来的数据就没有合适的单位名称,往往是错误的。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10 |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 | 张桂香 | P4 | 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10 | 精彩的设计 快乐的学习——《认识11—20》的教学 | 徐澎 | P16 | 动物运动会的开幕,熟悉的《运动员进行曲》,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不知不觉走进了童话世界,他们的激情都被调动起来了。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10 | 概念对比 把握内涵 提升能力—《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教学片段与思考 | 谢岳林 | P27 | 对比,是小学数学课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有效教学手段,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方法。《面积和周长的比较》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能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及计量单位。 |
数学 | 《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1.10 | 挖掘习题资源 提高运用价值 | 陈华忠 | P33 | 数学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习题的功能,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技能。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7 | 浅谈如何做好中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 | 苏更新 | P10 | 中小学衔接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中学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7 | 搭建教育科研平台,促进学校创新发展 | 吴光平 | P24 | 以科研兴校为目标,强化学校组织管理工作。转变观念为前提,完善各项科研管理制度。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7 | 浅谈小学道德教育的动作路径 | 韩震 | P29 | 用正确的思想去滋润;用科学的方法去评价;用优秀的榜样去激励。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7 | 学校制度建设应该处理好几对关系 | 叶存洪 | P37 | 校长要重视学校制度建设,把它作办学治校的“大事”“要事”抓紧抓实。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7 | 关于课例研究方法的思考 | 纪勇 | P53 | 课例研究作为研究活动,必然需要选用一定的方法。而作为研究方法,本身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存在。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7 | 让学生成为勇于担当的人 | 刘艳萍 | P9 | 让学生由寻求帮助走向主动承担;给学生做事权,以一份担当培养一份责任。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7 | 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责任 | 陈志有 | P18 | 我们的责任教育分为自我教育、他人教育、集体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求学生对自己、他人、集体、家庭、社会负责。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7 | 从“教育反思”走向“专业表达” | 石学斌 | P33 | 教师、校长“专业表达”是他们学习成果的反哺,有利于扩大和提升“教育反思”的价值。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7 | 由“优秀教师评价”想到的 | 岳海伟 | P47 | 从学生的视角来判断教师的“好”,让教师评价还原个性,可以“识别”。 |
教育管理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1.7 | 教师专业发展身份限制与文化创生 | 方红 | P48 | 唯有教师主动实现自身文化的革新,教师专业化发展才会具有持久动力。 |
教育管理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1.7 |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中的立场与视野 | 王健 | P52 | 近年来,将教师教育学设为教育学下二级学科的呼声四起,其建设有赖于自身独特的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的建立。 |
教育管理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1.7 | 浅析“儿童提问”的教学价值 | 袁宗金 | P84 | 是“科学”取向还是“想象”取向,是“兴奋”取向还是“兴趣”取向,是“知识”取向还是“情感”取向。 |
教育管理 | 《福建教育》 | 2011.7 | 享受学以致用的幸福 | 林碧青 | P30 | 因为“结盟 重建”行动,我有幸到实验小学锻炼一年。回到学校,领导委以重任,让我担任一年段段长。 |
教育管理 | 《福建教育》 | 2011.7 | 指导自编作文集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 黄加贤 | P39 | 我校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把自己的作文汇编成作文集。 |
教育管理 | 《福建教育》 | 2011.7 | 提高教学水平 实施有效指导 | 徐焕明 | P57 | 反思当前的阅读教学,急需解决问题的颇多。依据课标和教材,确定教学内容。根据课堂状况,实施到位指导。 |
教育管理 | 《生活教育》 | 2011.7 | 老师,请别让学生心里流血 | 严卫林 | P53 | 一位农夫尚且知道讲话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究场合,不能妄加评论,唯恐伤了牛的自尊心,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有自尊心、有个性、要强好胜的学生。 |
教育管理 | 《生活教育》 | 2011.7 | 体验实践快乐 激扬心灵文字 | 周剑波 | P72 | 神奇绿舟,让学生“有米有炊”、自主交流,让学生“有骨在喉”、创意表达,让学生“有心于文”。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7-8 | 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素养 | 李镇西 | P15 | 有人提出“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质疑者认为班主任的所有素养都是所有教师必备的素养。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7-8 | 错误中增长教育智慧 | 任小艾 | P25 | 如果说聪明是天生的话,那智慧绝对是后天的。在一次次的错误当中,才能不断地增长智慧。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7-8 | 我的教育风格和教育思想 | 陈宇 | P40 | 我的努力,如果能给一些人带来一点启发,能帮助一些人走上正道,也算是没有白费吧。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7-8 | 主题阅读,走向阅读的更深处 | 梁岗 | P54 | 主题阅读是个有效的途径和策略,它能使我们的阅读更深入,让我们的成长更专业。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7-8 | 探寻专业写作的意义 | 温爱娟 | P69 | 促进反思,提升专业境界。提高我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创造了专业发展的机遇。打造宝贵的精神财富。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7-8 | 有效的班主任专业发展共同体 | 秦望 | P73 | 有效的班主任专业发展共同体需要四项条件。有效的班主任专业发展共同体需要合理程序。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7-8 | 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生态性滋养 | 袁文娟 | P92 | “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研究共同体就是这样一个关键情境,它以生态性的方式,实现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滋养。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7-8 | 文化语文 走在“回家”的路上 | 祝禧 | P11 | 任何教学主张的提出,都有它的背景和思考。文化语文也不例外。儿童蒙时候起,我就觉得文字、文学和艺术是一种神圣而神秘的存在。它们会载着我飞向一个个美丽、梦幻的世界,让我的童年生活充盈着文字带来的魔力般的诱惑和文学给予的浪漫气息。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7-8 | 生命语文——我的教学主张 | 王笑梅 | P21 | 一曲台湾校园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曾经风靡八十年代的校园,至今仍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听蛙鸣蝉唱,嗅花草馨香,穿短衫,赤双足,享受轻抚肌肤的清风,听噼噼啪啪的足音,这种感受,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惬意!赤足的童年,自由的童年,快乐的童年,是多么令人回味。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7-8 | 诗化语文:与儿童共同寻找语言家园 | 周益民 | P26 | 诗化语文,是多种机缘作用下的我对语文教学的本质体认,是我对儿童语文学习本质的探寻。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7-8 | 和谐:数学教育的固有的姿态 | 蔡宏圣 | P48 | 出发久了,别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教学主张在本源追溯重萌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发现这也是条路--教学主张在课例突破中明晰。思之不存,教将焉附--教学主张在理性自觉中丰盈。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7-8 | 让数学课堂绽放简约之美 | 许卫兵 | P57 | 作为教学主张,我们需对一些更深层次、更为本位的问题做出回答,比如,什么是“简约”?怎样的教学才是简约教学?简约教学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实施?实施的保障条件有哪些?---在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追问和求解中,我们开始了“简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同构。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7-8 | 面向数学教育的数学教学 | 王凌 | P78 | 一些问题的思考尽管无法得到一个最终答案,但是可以促使我们的思想走得更远,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可以让我们的教学不再是无灵魂的重复行为,而是充满活力、不断进取的生命进程。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7-8 | 探寻科学教育的本质——读《科学究竟是什么》有感 | 曾宝俊 | P122 | 科学是为了解释世界,但在解释世界之前,科学家必须客观地描述世界。科学家是为了认识和解释已有的客观世界,艺术家是为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工程师是为了创造一个尚不存在的物质世界。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8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 张艳君 | P20 | 随着世界范围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8 | 在课程改革中创新创优学校教研文化 | 韩海建 | P30 | 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科学、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8 | 创建教师学习型组织 提升学校整体效能 | 陈明秀 | P34 | 以系统学习为突破点,改善教师心智模式。以个人愿景和学校愿景为基础,打造目标共同体。以教师团队为单位,激发群体智慧。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8 | 如何让德育管理在假期不留“真空 | 温志旺 | P50 | 德育管理工作贯穿于孩子生活的始终,它犹如一块巨大的磁铁使孩子紧紧地依附在“它”的周围。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8 | 关于开展阳光体育和阳光心理活动的思考 | 莫康麟 | P58 |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并在运动中渗透健康的思想教育,是培养健康、阳光青少年的有效方法。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8 | 关注教育热点 促进教育发展 | 石连海 | P70 | 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依靠科学的教育政策,科学的教育政策呼唤高水平的政策研究。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8 | 分层走班:让小草和大树共享阳光雨露 | 姜学清 | P19 | 通过研究学生特点,开展分层教学研究、对学生进行学法训练、进行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等,提高分层走班的有效性。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8 | 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评价体系的政策研究 | 方中雄 | P33 | 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培训质量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效果运用三大方面。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8 | 用“生命自觉”理念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 李唯 | P38 | 以“生命自觉讲堂”建构教师的职业信念,以“教学策略论坛”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用“叙事研究”培养教师的反思习惯,用“教学分享会”营造教师共同的精神家园等。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8 | 学生基本习惯养成:关键期的关键策略 | 李文凤 | P53 | 北京市史家小学通州分校抓住学生基本习惯培养的关键期,进行有序培养;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归纳了小学低年级学生每一“感官”应具备的学习习惯;提出了增强趣味、突出激励的培养策略;抓住课堂主渠道,通过教师的“六到”,持续关注学生基本习惯的养成。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9 | 提升中小学生学习力:基于脑科学的实践探索 | 郭黎岩 | P4 | 通过对学习力概念的理论研究和实证调研,明确中小学学生学习力的内涵。认为中小学生学习力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学习创造力五个要素,具有年龄、年级、性别特点。以科学阅读、科学记忆、手指运动、花样跳绳、思维导图几个代表性活动为例,说明各校进行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的基本情况。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9 | 阅读能力训练:提升学习能力的关键 | 张谨 | P8 |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升学习力的关键。辽宁沈阳市实验学校搭建科学阅读课、班本活动课、校本活动课、学科课等科学阅读训练平台,通过科学坐姿、定点凝视等注意力训练方式,闪视训练、手指操等眼脑机能训练方式,挂钩记忆、快读等记忆力训练方式,语义分组节奏读、绘制思维导图等提速阅读训练方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初步实现了海量阅读,同时提高了阅读质量,进而为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9 | 中小学校长交流:问题与对策 | 季春梅 | P33 | 校长交流是指校长在一所学校任职满一定届别或年限后,被交流道另一所学校或另一岗位任职。与校长交流意涵相近的主要形式有:校长支教、校长挂职、校长轮岗、校长流动等。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9 | 培育职业幸福感:唤起教师生命 | 王蕊 | P45 | 北京密云县季庄小学通过建立共通价值观、成立普通教师工作室、实行团队管理制、坚持让教师做科研、坚持在活动中育人等方法,培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唤起教师蓬勃的生命力,从而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9 | 柯岩:偏科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 曾国华 | P49 | 讲述人:柯岩,1929年生,著名诗人、作家。著有诗集《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集《癌症≠死亡》、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等。 |
教育管理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1.9 | 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关键问题 | 范魁元 | P1 | 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 |
教育管理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1.9 | 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困境与出路 | 柳海民 | P16 | 教育理论是有层级划分的,应用型教育理论研究主要致力于某些教育原理、原则等在某一方面的实际应用。 |
教育管理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1.9 | 论教育理论体系的贯通研究 | 曾茂林 | P23 |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性,要求将特定视角下形成的教育理论向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对应层次和对应方面的实践理论演绎,形成从“基础理论--中层理论--解题理论”贯通的教育理论体系。 |
教育管理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1.9 | 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 | 李吉银 | P60 | 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儿童,教学内容是儿童的语文,但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多是从知识出发设计教学,至于所教内容儿童是否真正需要、每个儿童的需要又有何差异,则很少考虑,这是由于没有把儿童放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应有的核心地位。 |
教育管理 | 《中国教育学刊》 | 2011.9 | 提升学校德育实践品格探索 | 张卓恩 | P90 | 学校德育效果最终要通过道德行为实践体现,然而知识本位下的道德教育只能止步于教授或日灌输道德知识的初期阶段,这就必然导致在学校德育和社会生活之间存在断裂带,而填补这一断裂带的措施唯有践行德育。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9 | 阅读教学需要“求甚解”吗? | 林春曹 | P9 |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对待“甚解”的态度应该是:在文本内容的解读中,少些甚解,多些会意,读书有情趣;而在文本形式的解读中,适度甚解,言意兼得,阅读有理趣。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9 | “习导”才是语文教学之道 | 周一贯 | P14 | 研究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今天我们要克服的是教师因过度讲析而排斥了学生自主习练实践的不良倾向,其目的正是要构筑“习”与“导”和谐共建的课堂学习形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焕发他们的生命活力。这才是语文教学之“道法自然”的境界。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9 | 打造儿童阅读的生态环境 | 朱万梅 | P23 | 打造儿童阅读的生态环境,创设儿童生态阅读的心理情境。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9 | 让学生拥有数学思维的自由 | 金松武 | P32 | 没有高认知水平的大问题的设计就没有学生数学思考的充分展开,没有好的反馈方式会阻碍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9 | 让英语复习单元教学反“旧”为“新” | 张琦 | P37 | 复习单元板块独立,综合性强,是教师们教学研讨的忽略点和薄弱点。如何让学生兴趣黯然地主动参与复习单元教学活动,如何让复习单元教学有效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需要把握两个关键词,“新意”和“提升”。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学》 | 2011.9 | 关于英语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研究 | 戴炜华 | P62 | 主张整体语言教学的教育家认为,阅读好的读者并不是毫无缺点地阅读,而是他们能自觉地采取一系列正确的策略来构建意义。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教育管理》 | 2011.9 | “集体追梦”作为学校的文化境界 | 王一军 | P13 | “集体追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理想!而在湖小,那是一种现实。教育事业呼唤拥有更多的“坦塔罗斯”,拥有更多的“湖小境界”!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教育管理》 | 2011.9 | 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得到尊重——多远智能与儿童个性化发展 | 王备 | P25 | 儿童的智能不是平面的;努力成就生命中最靓丽的风景;为每一个儿童设计课程。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教育管理》 | 2011.9 | 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冷思考 | 许露 | P38 | 在许多教师的观念中,只要我为了学生,那么我做的一切都是应该是值得理解的,即使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也是可以原谅的。重视目的的合理性,轻视手段的合法性,是我们的教育存在的痼疾。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教育管理》 | 2011.9 | 第一课:用心起跑,用爱领航 | 周建梅 | P44 | 对于孩子的努力,我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鼓励,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教育管理》 | 2011.9 | 自主成长 人文科学 创新超越 | 安东 | P35 | 人文与科学始终是华小高扬的旗帜。华小主张要把学校建设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一直致力于以人的最终发展为关怀内容的教育,形成了独特的人文主张,即“人人都享有一份爱,人人都得到尊重,人人都享有机会,人人都有所追求,人人都体验快乐和成功。”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9 | 集体文化建构与学生发展 | 李晓文 | P12 | 儿童发展所需要的中介,集体建构与个体发展的动力机制,良好集体氛围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搭台。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9 | 新学期,让孩子快乐起来 | 郭仕红 | P28 | 实践让孩子们发现:快乐来自于内心,快乐来自于自信,快乐来自于努力。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9 | 提升班级的幸福指数 | 齐加全 | P44 | 无论是当前热议的“幸福感”,还是杨澜最近倡导的“幸福力”,归根到底,都是一个让人心生涟漪,每天开心,快乐的美好祈愿。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9 | 思品课上的突发事件 | 何富强 | P30 | 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往往出人意料,饶人心烦,面对这些事件教师切忌急躁冲动,感情用事,而必须做到沉着冷静、判断正确,行动要果断。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9 | 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灿烂地成长 | 李涵 | P16 | 初中阶段的孩子们会经历一生中最重要的青春期,这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9 |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实践思考 | 王水娥 | P36 | 班级文化的作用巨大而无形,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加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增加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9 | 试论教师工作团队的建设 | 郭继东 | P38 | 如何打造高绩效的教师工作团队,本文提出了优化人员组合、达成共同愿景、加强团队沟通、改进考评机制和转变领导方式等策略。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校长》 | 2011.9 | 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与重要 | 宋卫民 | P41 | 新课改强调教学中学生学习主题的重要作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方式。 |
教育管理 | 《福建教育》 | 2011.10 | 当代学生为何愈发极端? | 林瑾 | P13 | 笔者在有限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发现很多智商与情商非均衡发展的学生,小飞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
教育管理 | 《福建教育》 | 2011.10 | 从“文本主体”到“文学本位”的重读 | 钱锋 | P31 | 基于文本主体的解读意识。基于文学本位的解读意识。 |
教育管理 | 《福建教育》 | 2011.10 | 关于简算及简算教学的思考 | 贵友林 | P53 | 简算,其实不简单。简算教学,有时太简单。 |
教育管理 | 《福建教育》 | 2011.10 | 在大自然中发现儿童文学的影子——培育学生诗意心灵的一个渠道 | 朱国忠 | P36 | 看大自然的“神话”“童话”。看大自然的“儿童小说”。看大自然的“寓言故事”。看大自然的“绘本”。 |
教育管理 | 《福建教育》 | 2011.10 | 引导质疑问难 增强学习主动性 | 翁霆 | P45 | 营造氛围,培养质疑习惯。教给方法,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10 | 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关键与要点 | 李雯 | P4 | 针对学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基于学校安全工作的基本定位和逻辑框架,提出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的关键与要点。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10 | 学校教学领导如何观课评课? | 程红兵 | P23 | 学校教学领导观课评课可以先研究专家怎么评课、怎么评价教师,学生怎么评价课堂、怎么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校长在观课评课时一要看目标、二要看过程、三要看效果。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10 | 学校发展 从优化学期计划开始 | 杨朝晖 | P45 | 学期工作计划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一些学校的学期工作计划文本呈现出“只见上不见已”、“只见肉不见魂”、“只见旧不见新”、“只见点不见线”、“只见想不见行”、“只见要不见帮”等问题。 |
教育管理 | 《中小学管理》 | 2011.10 | 不懂得体育的人不宜当校长 | 曾国华 | P52 | 我们在课堂学习之外,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丰富了课余生活,也培养了各种品德,如比赛中的公平竞争、公共道德、团队合作精神等。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育》 | 2011.10 | 关于“自组织课堂”的回归性思考 | 闫勤 | P13 | 自组织,这个来自系统科学的说法,引入到教育教学领域,为课堂教学的变革打开了一扇窗。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育》 | 2011.10 | “为促进学生发展而教”的理性思考与价值诉求 | 仓定志 | P24 |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的本质是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价值诉求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而教。为促进学生发展而教,以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求,以“理解与尊重”为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育》 | 2011.10 | 基于阅读教学把写“挤进”课堂的探究 | 高智华 | P26 | 课中的“仿写”,仿写精彩词句、仿写精彩段落、仿写精彩篇章;课终的“多写”,结合课文内容,写读后感、帮助文本补白、展开想象,进行改写、想象延伸,进行续写。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育》 | 2011.10 | 让话题描述言之有序的指导方法 | 潘开英 | P44 | 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针对本课时的话题进行描述,以此来段落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以“巩固知识”为目的的话题描述不仅可以将知识串成整体,有利于学生整体记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大大增强口头表达效果。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育》 | 2011.10 | 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学会建构科学知识 | 徐立新 | P46 | 小学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许多科学探究活动都是从操作实验中展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验操作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经历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理性思维活动,帮助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科学的认知方式。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小学教育》 | 2011.10 | 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过程 | 李步良 | P50 | 在解决一一间隔排列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用建模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解决一一间隔排列问题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建模策略解决一一间隔排列问题的过程。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10 | 一线班主任如何自我成长 | 钟杰 | P6 | 一个一线班主任,要想从平凡走向优秀,由优秀走向卓越,必须具备自我成长的意识。那么我们班主任应从哪些方面努力让自我获得成长呢?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10 | 综合性集体活动的成长效应 | 刘亚婷 | P39 | 当提及学科活动,人们很自然就会和学业成绩、考试竞赛等联系在一起,学科老师的关注点一般也都落在学生是否掌握了该学科的知识、技能上。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10 | 换种思维处理问题 | 丁正莲 | P60 | 看似很难的题目,如果套用常规的思维方式,可能百思而不得其解,但如果改变一下角度,换种方式,就有可能轻松破解。解决学生问题也一样,我担任班主任多年,对此有很深的体会,自己身边也不乏比较成功的案例。 |
教育管理 | 《班主任之友》 | 2011.10 | 尊重孩子就从信任开始 | 李紧 | P38 | 谁说现在的孩子难教育?只要我们尊重信任每一个孩子,奇迹就会出现。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教育管理》 | 2011.10 | 着力教育科研变革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史建荣 | P28 | 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崇高的事业;教育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专业素养和智慧。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教育管理》 | 2011.10 | 智慧教育:对儿童智慧的回归和超越 | 王晓奕 | P41 | 儿童天生就是冒险家,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会怕老师、怕学校呢?勇敢的智慧何时失落了呢?教育的智慧,需要我们回归和超越“儿童智慧”。 |
教育管理 | 《江苏教育 教育管理》 | 2011.10 | 构建“和美”校园 塑造幸福人生 | 曹金贵 | P58 | 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弘扬“和美”特色教育;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研发“和美”特色课堂;以艺术教育为载体,打造“和美”特色艺术;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丰富“和美”特色书香;以民主管理为载体,打造“和美”教师群体。 |
德育 | 《中小学德育》 | 2011.8 | 准确定位,做给力的班主任 | 梅洪建 | P28 | 困惑:“80后”班主任如是说;探寻:班主任工作的本位坐标;实践:为“90后”搭建活动平台。 |
德育 | 《中小学德育》 | 2011.8 | 品德教学有效性探索 | 柯中明 | P39 | 如何凸显小学品德课程的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走出传统德育权威说教、机械灌输、空洞讲解的误区,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呢? |
德育 | 《中小学德育》 | 2011.8 | 在问题情境中走向多元对话 | 鲁明 | P46 | 开放性--千树万树梨花开;生活性--问渠那得清如许;思辨性--风咋起,吹皱一池春水;体验性--绝知此事要躬行。 |
德育 | 《中小学德育》 | 2011.9 | 例谈儿童“生活事件”的运用 | 穆文红 | P24 |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 |
德育 | 《中小学德育》 | 2011.9 | 小学品德骨干教师递进式发展模式 | 雷素君 | P36 | “导、学、研”三位一体的品德骨干教师递进发展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了品德骨干教师的聪明才智和辐射带动的作用,促进了全县小学品德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
德育 | 《中小学德育》 | 2011.9 | 让挫折成为你的手下败将 | 史伟芬 | P49 | 挫折并不可怕,它虽然能给人以打击,戴了悲伤和痛苦,但也能够使人奋发图强。当遭遇挫折时,你课不能成为胆小鬼,让它气焰嚣张。与其唉声叹气让其纠缠,不如想办法解决它,摆脱它,把它看成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一个磨练自己的机会。 |
德育 | 《中小学德育》 | 2011.9 | 在识字教学中丰富文化内涵 | 刘寿华 | P59 |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丰富汉字的文化内涵,对深入理解字义和掌握汉字书写规律,培养学生热爱汉字,有情有趣地识字很有好处。 |
德育 | 《中小学德育》 | 2011.9 | 家长应如何纠正儿童的撒谎行为 | 冯永刚 | P72 | 撒谎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是一种用不真实的语言蒙骗他人的不良行为。与成人相比,尽管儿童以欺骗别人为目的撒谎较少,但撒谎的低龄化和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
德育 | 《中小学德育》 | 2011.10 | 灵动的课堂 心动的体验——《衣食的来源》 | 符丽华 | P31 | 了解衣食之源在农村,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懂得珍惜粮食和感恩农民,培养对农业的热爱之情。 |
德育 | 《中小学德育》 | 2011.10 | 让人文的阳光照亮历史课堂 | 张于放 | P52 | 作为一门反应人类文明历程的课程,历史课在养成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通过历史人文素养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现代公民所必需的现代意识,形成健全的公民人格。 |
德育 | 《中小学德育》 | 2011.10 | 数学课堂应给学生温情体验 | 张艳 | P53 | 给予温情关注;享受探究之趣;施以差异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