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
孩子迷恋电视会越看越笨 阅读促创造想象
阅读促创造想象
调查在研究“创造性想象”、“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变通性”和“独创性”四项指标时发现,看电视时间的长短与“独创性”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看书时间则与“创造性”、“变通性”和“流畅性”均呈正相关性。
分析电视节目以较为简单的声像符号为载体进行传播,其人物形象是直观的、鲜活的,内容情节也往往是连贯的、完整的,观看者无需在头脑中进行任何转换、加工,即可照单全收,容易僵化儿童创造性想象的独创性与变通性。
而图书则以语言文字或静态图画为载体,抽象思维尚未发展完善的儿童在读书时需要将文字描述在头脑中转化为具体形象,需要创造性地融入个体的生活经验,使之独具特色,而儿童创造想象的变通性与独创性,也正是在这种主动建构过程中得以发展。
建议:在儿童观看电视节目或阅读书刊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预测性提问,鼓励儿童就故事进展提出问题,或引导他们为故事设计不同的结局、寻找多种问题解决办法等,这对提高儿童对媒介信息的利用效率和创造性想象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接触尚欠缺指导
调查儿童看电视时总是有成人陪伴的占12.56%,能够总是指导或陪伴儿童阅读的家长也仅占32.37%。
分析儿童媒介使用过程中成人的陪伴与指导还是相当缺乏的,这就导致儿童对消极媒介缺少选择与过滤,而对积极的媒介信息又难以有效吸收与利用。
建议:指导儿童正确使用媒介,发挥媒介接触的积极作用并限制其消极作用,应成为培养儿童创造性想象的着力点。
成长需多些“留白”
调查这份对本市11所不同等级幼儿园儿童家长的调查显示,孩子接触频率最高且时间最长的媒介为电视,每周约5.42天,每天约63分钟;居其次的是书刊,频率约为每周4.47天,每天约30.6分钟。接触广播和录音的孩子已经比90后孩子明显减少。
分析华东师大左志宏、席居哲和新闸路幼儿园的李冰清等研究人员认为,电视画面的呈现往往瞬息万变,故事情节推进快速流畅,孩子们在观看时常常瞪大眼睛,仍目不暇接。而看书时的情形则迥然相异,孩子们可以自由掌握自己翻阅的速度,可以反复看同一本书甚至同一页,这就为他们充分理解故事内容、填充情节“留白”、增补人物语言动作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建议:一是要合理监管和分配儿童的媒介接触时间,寓教于乐;二是适当延长阅读时间、增加阅读量,并相应缩短看电视时间,这应是有益的选择。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不能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的,应该控制孩子的看电视的时间,重视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