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新入职教师们随时记录在课堂教学过程、班级管理、家校沟通、校园多方关系等方面存在的疑惑,能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助力他们在教育教学道路上笃志深耕、拔节成长。“新师心语"栏目旨在建立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平台,让教师们得以共享教育心得,使学校成为青年教师自我突破的生命成长场域。若有微光,必向远方,让我们听到彼此的声音,看见彼此的生长!
撕纸游戏中的作文魔法
苏 倩
初涉语文教学领域,我时常陷入迷茫。孩子们都是“人精”,从学生的当场反馈中,教师最能直观感受到本课堂是否出彩。作文课,更是横亘在我与学生之间的一座大山。学期初,我习惯采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没有设计感,让学生们苦不堪言,没有撑过半节课思绪便飞到了南天门,写出的文章也缺乏真情实感,味同嚼蜡。让批改作文的我,也饱受煎熬和痛苦。一度感受到苦闷,促使我在网络上颠来倒去学习方法,一堂精彩的全国优质课呈现在我的眼前……
这次的“记一次游戏”作文课,我精心模仿优秀的老师,策划了一场撕纸游戏。
上课铃响,孩子们的目光被我手中的彩纸牢牢吸引,瞪大双眼认真倾听老师详细地讲解游戏规则:两人一组,每个人将一只手垫在屁股底下,用另一只手分别握住纸张的一个角落,随便撕!话音刚落,教室里便热闹非凡,孩子们跃跃欲试。有的人充当“指挥者”,瞪大眼睛,声音响亮而急切,试图用精准的语言引导同伴;有的人充当“闭眼者”,紧闭双眸,双手微微颤抖,那份紧张与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重大的考验。游戏仅仅持续五秒,有的小组只将纸张撕成了两半无奈地相视大笑,有的小组将纸张撕成了“雪花”而露出灿烂的笑容。孩子们纷纷踊跃站起来交流感受,化身写作小能手,在习作纸上滔滔不绝写下刚才的心得体会。
第二轮,我宣布,要把撕完的纸拼回去!教室瞬间又被各种气氛笼罩着,心情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笑着的人僵住了笑容,悲伤的人顿时喜笑颜开。看着孩子们激烈的反应,我感到莫大的满足。有的孩子们紧盯着手中的碎纸片,眉头紧皱,努力回忆纸张最初的模样。他们尝试各种拼接方法,小手不停地摆弄着。有的小组进展顺利,成员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庆幸着刚才的“失误”;而有的小组则状况频出,看着手中怎么也拼不对的纸,孩子们急得抓耳挠腮,嘴里不停地嘟囔着。
游戏结束,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拿起笔记录下这次难忘的经历。他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咬着笔头,冥思苦想,而是文思如泉涌,奋笔疾书。有的写道:“当我闭上眼睛撕纸时,世界仿佛只剩下伙伴的声音,那声音忽近忽远,我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可当要拼回去时,才发现这简直是一场噩梦,那些碎纸片就像调皮的小精灵,怎么也不听使唤,急得我手心全是汗,真恨不得时光倒流。”还有的孩子形象地描述:“原本以为撕纸就像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可真到了拼回去的时候,才知道这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一片纸都像是在对我耀武扬威,嘲笑我的大意,我这才明白什么叫‘一步错,步步错’。”
看着孩子们专注写作的背影,我心中感慨万千。这堂作文课,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用文字描绘心情的波澜起伏,更让初出茅庐的我找到了教学的方向。原来,只要用心探索,积极学习,就能挖掘出趣味与知识的完美结合点,让课堂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让作文课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战场”,而是充满欢乐与收获的“花园”。
习作教学一向是语文老师的难点,对于刚刚入职的新教师来说,更是难上难。从本文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苏老师是一位很有教育热情与智慧的好老师!自己没经验就多方学习,参考他人优秀做法,设计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是新教师成长的快捷方式。有趣有料的游戏作文,和谐生动的课堂气氛,亦师亦友的学习伙伴,孩子们怎能不喜欢呢?
撰稿:苏 倩 编辑:谢思露
一审:李福安 汤其鸣
二审:饶燕燕
终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