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6日至19日,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5名骨干教师赴上海静安区开展“教学创新赋能行动”专题研修。作为“教研基地校建设”重点项目,此行深度对标闸北实验小学与静教院附校,通过“观—学—研—思”四维联动,聚焦“项目化学习+跨学科融合”与“轻负高质”课堂重构,深入探寻五育融合背景下的教学创新路径。
“薪火计划”——骨干教师外出研修成果辐射培训于4月7日晚教师会上开展,在教科处汤其鸣老师带领下,五位老师依次分享学习成果与实践思考。
施宝珍老师围绕“打造有温度的学校”,从活力赋能、共情升温、传承创新三方面提出优化校园美育与环境建设的新路径。
吴锦云老师聚焦课堂创新与环境育人,提出“让学习真实发生、让环境会说话、让教研回归小事”的实践思考。
金向荣老师基于闸北课程改革经验,提炼“五合三化”实施路径,强调课程要既扎根国家课标,又深植泉州文化。
林志杰老师结合一线观察与本校实际,从教师队伍建设角度出发,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成长策略,获得广泛共鸣。
最后,汤老师总结指出: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课程深度整合、人才复合培养,需要每一位老师共同努力,成为一名快乐的“思行者”。
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外出研修教师汤其鸣与林志杰老师在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泉州开发区校区)展开落地探索。
汤老师执教《平均数》公开课,融合学科整合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实践,带来教学新视角。
林志杰老师以《AI大环境下,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力的思考》为题,从一线视角出发,结合实例分析学习力提升策略,为教师提供了新思路与可行路径。
撰稿:金向荣 林志杰 吴锦云
摄像:施宝珍
编辑:谢思露
一审:李福安 汤其鸣
二审:陈华珠
终审:校长室